找到相关内容386篇,用时4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忆佛念佛

    众生要相信圣言,依佛之愿力,切实修行,‘一个愿力,一个实修。’这甚为重要。易行,只要能够依佛教化去做,必定能够成功。‘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包括三藏十二部,内容非三、两天可以说清楚,修行不可须臾离之。...

    李炳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1842829.html
  • 唯识考试 研究生试题

    、胜解行位 ⑵、通达位 ⑶、修习位 ⑷、究竞位  8、三藏十二部是属于____  ⑴、现量 ⑵、比量 ⑶、非 ⑷、圣言  9、唯识熏习义之所熏四义中的____,说明了无为法中之真如法,...

    释智德编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5949043.html
  • 学者风骨与学术尊严——评邱敏捷博士《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

    回避教界、学界对印顺法师的不同意见,特别是现代禅长达十二年公开表明对印顺思想既继承又批判的诸多观点;三,不自觉地将印顺法师的说法高推为“准圣言”,事实上,印顺法师的许多看法至今仍有争议,有待后继者...臧否现代禅[14]。此种做法不仅是文献搜集上的疏失,甚或有丧失学术求真立场之嫌疑!  三 将印顺法师的观点高推为“准圣言”  该书中随处可见邱博士将印顺法师对佛教的看法当成是无可置疑的定论[15]。...

    张火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1060343.html
  • 修行人要耐得住寂寞

    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 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在对同一件事上评论也就不尽相同。修行人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在世俗人眼里的确难以理解,甚至会说三道四。作为一名佛子,要以圣言(佛说)为言行标准,不能被世人的错误评论影响修行进程。要知道,没有古圣先贤智慧的指导和矫正,人们的知见大多都是颠倒的。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在真理评判上,要树立一个唯一参照系,那就是“佛说”。...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3076267.html
  • 专访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就是以“净土圣言”与中国十三代祖师的理论作为参照系。就是把“主线”和“辅线”建立起来之后,配合“解行并进”。我们凡夫众生由于我们分别烦恼太重,虽然没有智慧,但是如来的智慧我们是本具的。 ...

    佚名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71080747.html
  • 佛教逻辑在中文辩经上的运用

    )若认为大小命题与结论都无误就回答「同意」。此处的大命题是逻辑上的「假言命题」:若P,则Q。此处的小命题P是一衍生出的新命题,此命题要正确,结论Q才能正确。一般在引圣言后,就容易形成此种假言命题。攻方引经据典(圣言)做理由时,守方只能答:「同意」或「不遍」,而不能答「因不成」。「不遍」表示所引的经论之义,不同于攻方所要成立的论题之义,此时攻方要接下去成立之,双方继续问答。   三、因明辩经中的...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4438278.html
  • 欧阳竟无的佛学方法论(李广良)

    不得不采取假借之途。第一,假借他人,即假圣言为比量。在佛学中,圣言指的是由圣人、佛等的教诲而来的知识。古因明以圣言为三之一,为知识的一种来源。新因明则不承认至言。欧阳一反新因明以来的传统,极力为圣言辩护,且以之为推论的前提。欧里:“圣言者,非宗教之教条,但有服从而无探讨;实若因明之因喻,几何之公理也。”[9]他曾 “六十年来阅人多矣,愈聪明者愈逞才智,愈弃道远,过犹不及,贤者昧之。而过...

    李广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4567207.html
  • 理宝藏论(八)

    ,依理门论云:信许遮遣和自语遮遣二种。  丑三?观察诸义有三:  寅一?圣言和自语之差别  寅二?若相违彼则坏灭誓立  寅三?转成他利之声过  寅一?亦分为三:  卯一?观察前期因明家之主张:  【谓他圣典与自语。】彼圣言与自语二者之差别,前期因明学家主张与相信之圣言相违,和立论者自之语辞相违。  卯二?诠述法称论师之旨趣有二:  辰一?论式分析法:  【师谓论式分析义。】谓「论式分析」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0138224.html
  • 大乘非佛说辨

    非所作,佛尚不能作,故亦非菩萨所能作。法性既无变转、故亦不因思想进化而有进化。又法性即唯现观所能实证,则未得究竟现观者,绝不能但凭臆说敢于立言,是故菩萨造论必根据契经,而圣言为比量根本。(比量以现量为根本,圣言者即现量等流,以他为增上而引生乎自之因缘,无人相,无我相,他相即自相,但图方便,不必用我不用人也。以是义故,佛法教理非思想之所造作。前后如一亦无进化可说,而诸契经无由伪造。  二者我佛...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1764161.html
  • 烦恼的体相、生起次第、起因及过患

    圣贤们的智慧教化。现代社会林林总总的偶像成了指引人们行为的导师。而这些所谓的明星其实质也是一个贪嗔烦恼炽盛的具缚凡夫,如何能指引人们走向自我净化之路呢?(恶友)   古时,人们恭敬圣言,以圣贤经典为准绳,以历史为借鉴,并经由一代代的传承,使圣贤文化的命脉不致于中断,这些纯正文化的目的无非是要指导人心、救度人们。由于圣言的建立,人们便有了法的正见,有了二十五史兴衰存亡的史实,这样才能真正地以史...

    益西彭措堪布

    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0810102858.html